9月22日,《记住乡愁——让地方志延续北京历史文脉》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,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、主任陈玲指出,第二轮规划志书86部正在编修,预计到2020年,全市地方志系统将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,实现市、区两级综合年鉴全覆盖。
9月22日,《记住乡愁——让地方志延续北京历史文脉》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,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、主任陈玲指出,第二轮规划志书86部正在编修,预计到2020年,全市地方志系统将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,实现市、区两级综合年鉴全覆盖。
陈玲表示,北京是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之一,北京编修地方志的历史已有1500余年。北京大规模重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开始于1988年,已完成第一轮《北京志》154部分志、18部区县志的编纂任务,第二轮规划志书86部正在编修,《北京奥运会志》已经出版。
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,北京市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年鉴为主、比较全面的年鉴体系。北京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张恒彬介绍,根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2015年年底,北京市累计编纂出版各类年鉴300余种,其中有市区两级综合年鉴17种、市属委办局编纂的市级专业年鉴56种、市属国有企业编纂的企业年鉴20种、各类统计年鉴41种、在京高校校级年鉴40种、其他各级各类年鉴100余种,还有确认停刊的年鉴30余种。17种地方综合年鉴中,除3个区为内部出版外,其他14种均能做到一年一鉴、公开出版。全部年鉴中,有150余种做到一年一鉴,公开出版的年鉴约在100种左右。
据悉,目前北京地区各类志书总计达900多种,其中有大量的特色志书、资料性丛书以及点校、整理的诸如《通州略志》等15部旧志。为了方便公众更直接地了解地方志,北京地方志办也于昨日启动试运行官方微信“方志北京”。
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新家网意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