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家优装网文章简介:注重招财的人,在办公室、家里会摆放招财鱼,一是为了招财,而是个人喜欢和装饰。但是有点很麻烦的就是,这些招财鱼总是会生病,有时候担忧又不知道该怎样治疗。一、招财鱼常见病的预防招财鱼常见病的预防:保持水温在20度以上30以
注重招财的人,在办公室、家里会摆放招财鱼,一是为了招财,而是个人喜欢和装饰。但是有点很麻烦的就是,这些招财鱼总是会生病,有时候担忧又不知道该怎样治疗。
一、招财鱼常见病的预防
招财鱼常见病的预防:保持水温在20度以上30以下左右;定期用生石灰(一周一次)进行水体消毒,也可用漂白粉溶液;用磺胺类药物拌饵投喂;及时调节水质,经常清洗食台并予以消毒。
二、招财鱼常见病及治疗
招财鱼主要常见的病有以下几种,土巴兔将会针对病情提供防治方法:
1、白点病
病情描述:其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。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后,病鱼皮肤粘液增多,鱼的胸鳍、背鳍、尾鳍和体表皮肤上肉眼可见一层密密麻麻的白点。患病初期,病鱼聚在鱼缸缸角互相摩 擦,患病后期,病鱼呆滞地浮在水 面,投饵不食。
防治方法:根据小瓜 虫在水温25℃以上不易繁殖、28℃ 时开始死亡的生理特点,可将水温 缓慢地升高到28℃
2、肤霉病又名水霉病或白毛病。
病情描述: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,菌丝形态细长,且有分枝,它们一端像根状,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,其余则露出体外。菌丝长达3厘米,呈灰白色,柔软似棉 絮。患病初期,病鱼体表粘液增多, 形成一层白翳。患病后期,菌丝深入 体表皮肤,死亡率很高。
防治方法: 可选用O.03克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, 溶于10千克水中,病鱼浸洗3-5分 钟,再用清水漂洗后,放入水族箱中。多次用药才可痊愈。
3、腮霉病
病情描述:病原体是腮霉属的真菌。症状:菌体的孢子散落水中时,碰上鱼的腮部,便附着其上侵入组织生长。当发现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。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。
治疗方法:还是预防保持水质的清洁。抑制菌体的生长就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。选用3-4片土霉菌,溶于100千克 水的水族箱中,低浓度浸泡,多次用药后可痊愈。
4、
病情描述:病因是由于水质不良导致细 菌侵染所致。病鱼各鳍腐烂,皮肤干 涩无光泽。有时,也可能是鱼体相互 撕咬,鱼鳍破损又遭细菌感染。
防治方法:可选用0.02克呋喃西林粉,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10分钟。也可选用呋喃唑酮3-5片,溶于100 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20-30分钟。或 选用土霉素5-8片,溶于100千克 水中,浸洗病鱼30分钟。
5、肠炎
病情描述:其病原体是点状产气单胞杆菌,它是由于鱼吃了不洁食物,或摄食 过饱消化不良等引起。病鱼静卧缸底,投饵不食,粪便呈乳白色,肛门红肿。
防治方法:可选用2片呋喃唑 酮,溶于80 x 50 x 40厘米的水族箱中,多次用药后可康复。也可选用 0.02克呋喃西林粉,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20-30分钟。
6、眼球凸出
病情描述:症病鱼两眼外凸,眼球周围红肿 发炎,多是由于水中细菌感染所致。 有时病鱼6艮球有白色絮状菌丝侵染,如不及时治疗,眼球失明或脱落。本病发病率较低,但治疗困难,死亡率较高。
防治方法:可用2-3片土霉素, 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10-20 分钟。也可用0.02克孔雀石绿,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3-5分钟,多 次用药后可痊愈。
7、皮肤充血病
病情描述: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,水质不良或过多新水刺激而因起。症状:病鱼体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斑块,布满两侧,食欲明显减退,轻着影响观赏,重者导致死亡。
治疗方法:将呋喃西林粉0.2克加食盐250克溶于10千克水中,浸洗病鱼10~20分钟;可以用延长水族箱的光照时间;也可以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0小时;用食盐水泼洒,一般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盐50~100克。
8、痘疮病
病情描述:病原体痘疮病毒的病毒粒子。症状:初期病鱼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,并且覆盖一层白色粘液。
治疗方法:可用氯霉素治疗。小鱼用百万分之0.225(0.225ppm)的药液浸洗成鱼可以注射。
9、出血性腐败症
病情描述:病因是鱼体受伤病源菌侵入造成。冬天如果鱼冻伤的话也是以大病因。病原体:一种叫做荧光极毛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。症状:体表出血、发炎、鳞片脱落、背鳍或全部的鳍充血、鳍会烂的象一柄破扇子。掉鳞处或烂鳍处会发水霉。会和烂腮、出血症(见病毒性疾病)并发。
治疗方法:1%的食盐水或是百万分之二(2ppm)的高锰酸钾或是百万分之二(2ppm)的漂白粉溶液浸泡。
以上就是关于家养招财鱼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的介绍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!
结语:以上便是新家优装网(http://www.xinjiadiy.com/)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新家优装网:家养招财鱼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的相关介绍。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趣的装修故事,有料的装修干货,有颜的装修美图,还可以关注新家优装微信公众号(xinjiadiy01)。
扫一扫关注新家优装网微信公众号
相关推荐:
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新家网意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