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芨是兰科白芨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又名为白根、地螺丝、白鸡儿、白鸡娃、连及草、羊角七、甘根、冰球子、白乌儿头、君球子等。白芨花紫色或淡红色。地下的根状茎很粗厚,如鸡头状,富粘性,含白及胶质,即白及甘露聚糖,可供药用,有止血补肺、生肌止痛之效,也可供作糊料。适应的生长地是山野川谷较潮湿处。分布在河...
白芨的介绍
白芨是兰科白芨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又名为白根、地螺丝、白鸡儿、白鸡娃、连及草、羊角七、甘根、冰球子、白乌儿头、君球子等。白芨花紫色或淡红色。地下的根状茎很粗厚,如鸡头状,富粘性,含白及胶质,即白及甘露聚糖,可供药用,有止血补肺、生肌止痛之效,也可供作糊料。适应的生长地是山野川谷较潮湿处。分布在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通常情况下白芨都是被当做中药材来使用。药用作用较强的是它的块茎,其中就有一种名贵的止血部位——假鳞茎,抗杆菌,真菌,治疗咳嗽。对阴虚咳嗽、肺热咳嗽、百日咳、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,治疗鼻窦炎。白芨富含淀粉、葡萄糖、挥发油、粘液质等,外用涂擦,可消除脸上的痤疮留下的痕迹,让肌肤光滑无痕。球茎含白及胶质、淀粉、挥发油等;药用,有收效、补肺止血、消肿等作用,外敷治创伤出血、痈肿、烫伤、疔疮等;花美丽,栽培供观赏。块茎中含的粘液质,其中含白芨葡萄糖甘露聚糖;尚分得3个新的联苯类和2个新的双氢菲类化合物;还分得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白芨醇A、B、C。用做药物的主要是干燥后的块茎。夏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,洗净,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,晒至半干,除去外皮,晒干。目前市面上的白芨价格不一,主要是存在一些水货,正货约200元一公斤,其他不够纯真的也就是一百多元钱。
白芨的种类及选购方法
白及是兰科白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白芨属有九个种类,产于我国的就有四种。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。白芨的花很美,很适合观赏之用,中药中所称的白及(又名白芨、明白芨、紫兰根、甘根、白给),使用它的假鳞茎晒干而制成。白芨生于山野、山谷较潮湿处,有栽培,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台湾等地。白芨的块茎肥厚肉质,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,略扁平,黄白色;须根灰白色,纤细。叶3~5片,披针形或广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下延成长鞘状,全缘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3~8朵,疏生;苞片披针形;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,花被片狭椭圆形,先端尖,唇瓣倒卵形。栽种3至4年后的9至10月采挖,将块茎浸水中约1小时左右,洗净泥土,除去须根,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时取出,晒或炕至表面干硬不粘结时,用硫磺熏一夜后,晒干或炕干,然后撞去残须,使表面光洁,筛去杂质。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,有2~3个分歧,长1.5~4.5厘米,厚约0.5厘米。表面黄白色,有细皱纹,上面有凸起的茎痕,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,以茎痕为中心,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,其上有细根残痕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,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。气无,味淡而微苦,并有粘液性。以根茎肥厚,色白明亮,个大坚实,无须根者为佳。因此一定要选择制作到位,质量上乘的优质白芨,才能起到更好的功效和作用。
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新家网意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